![]() |
|
位置:首页 >> 刘易斯拐点与通货膨胀 | |
尤宏业:刘易斯拐点与通货膨胀 尊敬的各位来宾,大家下午好! 今天的陈述分成三部分内容: 第一部分,首先看这个图,这是过去大概20年时间里的CPI定基数。从1993年到2003年的前十年,我们看到CPI整体物价水平的累计涨幅大概有60%左右,但是我们同时看到,CPI食品的涨幅和整体物价水平相对一致。但在2003年以后的这7、8年时间里,可以看到食品涨幅快速超越CPI整体物价水平,并且两者之间的裂口显得越来越大。为什么食品价格能够在最近几年更加快速地上涨,到底什么东西在推动它呢?对此,大家有各种各样的解释,包括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推动,恶劣天气、货币超发的影响等等。为了验证哪种因素更为重要,我们把不同食品放在横断面看一下。 这张图的纵轴是农产品的累计涨幅,谷子、小麦、大豆,在从2000年到2007年累计上涨多少。这张图的横轴是不同农产品的劳动密集程度,小麦可以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的播种和收割,所以相对劳动力没有那么密集,但是花生、谷子是相对劳动更加密集型的。 在过去十年里面,劳动力越密集的农产品,累计涨幅越大。这种劳动力成本和累计涨幅的正相关性,用其他因素是很难解释的。比如,我们无法理解为什么恶劣天气总是去摧毁劳动力密集型的农产品,也无法解释为什么货币总是流向劳动力密集型的农产品。这张图使我们确定,劳动力价格上涨,即使不是农产品上涨的所有原因,但是至少是非常重要的原因。同时,我们可以对比九十年代中国经济还没有走过刘易斯拐点的情况。同样是那些农产品,在2000年之前农产品累计涨幅和劳动力密集度并没有显著地正相关性。 从上面的两个横断面证据可以看到,低端劳动力价格上涨是过去几年通货膨胀不可忽略的因素。最近三五年农产品价格涨速显著地比过去更快,到底是什么原因?我们从横断面数据判断,劳动力成本可能是更为重要的原因。如果是其他原材料价格等原因,累计涨幅和低端劳动力密集程度没有那么高的相关性。 低端劳动力工资的转折性地长期上升,一般认为是经济体经过刘易斯拐点比较重要的证据。比如在2003年、2004年的时候,工资上涨可能跟当时中国处在新一轮经济周期有关。但之后低端劳动力工资的不可逆快速上涨,同时熟练劳动力,大学毕业生最近十年工资上升幅度非常有限。这些都是中国经济走过刘易斯拐点非常重要的证据。
页数: 1 2 |